替抗飼料添加劑 隨著飼料禁抗、養殖減抗、產品無抗時代的到來,抗生素類飼料添加劑將退出商品飼料,飼料中如何選擇其他保護動物健康和促進動物生長的添加劑,本文通過對酸化劑、植物提取物、酶制劑、微生態制劑、抗菌肽在飼料和養殖的作用和特點進行比較,為飼料廠選擇飼料添加劑方案提供一定理論依據。
飼料中的酶制劑是一種飼料添加劑,添加到動物日糧中,不僅能夠提高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、降低抗營養因子水平,而且通過對營養物質的代謝產生對動物有特殊功能成分的酶制劑。馮定遠等報道酶制劑的種類主要有降解酶、水解酶、分解酶、單酶、復合酶和組合酶。降解酶占酶制劑的大多數,主要是將大分子的營養物質(蛋白質、脂肪和淀粉)降解為小分子物質(小分子肽、氨基酸、脂肪酸、葡萄糖等),以供動物消化吸收,或者是將抗營養成分的物質降解為無抗營養特性的物質。
酶制劑的作用及機制:第 一,補充動物機體內源酶的不足,提高飼料消化。幼齡動物(比如斷奶仔豬或小雞)或動物處在應激(斷奶、換料、高溫等)和病態情況下,分泌酶量是不足的。此時添加一定量的酶制劑可以補充酶的不足,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效率。第 二,破壞植物細胞壁,提高飼料養分消化率。因為有的動物本身不能分泌纖維素酶(多胃動物分泌)、半纖維素酶、木聚糖酶、β-葡聚糖酶和果膠酶,而工業上發酵生產的酶制劑含有這些酶,可以將植物性飼料內的養分充分釋放,提高飼料的消化率和價值。第三,降低腸道食糜黏度,提高飼料營養價值。在日糧中加入一些可水解可溶性非淀粉多糖(SNSP)的酶,如阿 拉伯木聚糖酶、β-葡聚糖酶等NSP酶可解除非淀粉多糖(NSP)對養分和內源消化酶的擴散阻礙作用,并產生小分子量多糖片段,降低SNSP導致的食糜黏度。第四,減少畜禽后腸道有害微生物的繁殖,未被消化吸收的養分進入大腸會發酵,促進有害微生物的繁殖,產生毒素,抑 制動物生長,降低生長性能。
酶制劑能全 面促進養分的分解消化和吸收,對提高畜禽的生長性能、料肉比和畜禽健康水平有顯著效果。各種酶制劑的應用能夠提高氮、磷利用率,對減少養殖業對環境的污染十分有利,但酶制劑的價格成本較高。